关于「自由态职业」

最近读了萧秋水和剽悍一只猫的《知识变现》,准确的来说,这本书不全是讲如何变现你的知识,而是从多方面去解释什么是“斜杠青年”和“自由职业”,而“自由态职业”又是什么,个人觉得此书应该改名为《国内斜杠青年/自由工作者的生活/工作现状》。

想起在新西兰working holiday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Airbnb的房东Chris,是个自由职业的程序员。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他的书房,看到3个屏幕,我就问他是不是IT行业的,没想到Chris是为IBM远程工作的,他在新西兰,团队base在美国还是加拿大,做的是后端开发相关工作。

这次我第一次面基自由职业者的工程师,非常好奇,就趁机问了一直很感兴趣的几个问题。

WYY: 为什么会选择自由职业?
Chris: 我有两个孩子,希望多一点时间陪伴家人,如果出国工作的话,可能一年就没多少时间可以在家里陪伴家人了。(注:新西兰的IT工作机会一般在奥克兰、惠灵顿这样的大城市,不过相对没有像美国或者中国一样有各式各样的top IT companies哈)

WYY: 那日常你是怎么工作的呢?
Chris: 早上6点起床,趁着孩子们还没起床,就开始锻炼和工作,有个独立的书房,可以安静的做自己的事情。然后到点了送孩子们去上学,回来继续工作,那么到孩子们放学之后,我就有自由的时间可以陪伴他们了。

WYY: remote的工作,是怎么找到工作的?不会沟通成本比较高吗?
Chris: 我之前就在IBM工作的,比较熟悉工作流程,后来我因为家庭原因,选择回来新西兰,我的前老板问我有没有兴趣远程工作,我就答应了,跟团队的合作、沟通还算流畅。

其实从跟Chris的对话里面可以发现,自由职业者的生活有可能比正常朝九晚五还困难些,需要自律,也需要具备很好的时间管理的能力,才能在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打乱的情况,还能做到很好的平衡。专业能力以外,你可能还需要做一些自我销售、运营等等的工作以外的事情,让更多人知道你和信任你。

“自由职业”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你本身具备专业能力,有选择的“自由”。

正如书中说的:

成为自由职业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成为自由职业者,必须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有社会生存能力,还要有坚强的意志。

整体来说,如果想了解斜杠青年/自由职业者的工作生活状态的话,还是可以看看这本书哈。更多书摘如下。

斜杠青年和自由职业,职业定位新趋势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了一本书,叫作《双重职业》(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

你认为普通人如何修炼才能成为斜杠青年?

(from 吉吉)

第一,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成为斜杠青年再开始:

  1. 不要赶流行,不要因为别人说斜杠青年好,就盲目地加入,这应该是一种有目标的主动选择,而且知道需要大量的投入,其实很辛苦;
  2. 有深层次的需求,像我说的安全感,还有一些契机,比如年龄、家庭变故、工作瓶颈等;
  3. 摆清斜杠和单杠的关系,斜杠不是单杠做不好就逃避,单杠没解决的问题没踩过的坑,斜杠一样会掉进去重补这一课,所以应该把单杠做好,打一个比较稳的地基,培养核心技能,就算不喜欢,单杠也可以修炼你把不喜欢的事做好的能力。

第二,斜杠青年的四阶段:

  1. 照妖镜:认知自己,找到精进的方向。

    • 更多维度地去了解自己,通过各种各样的工具,比如性格测试、行为风格测试、生活态度取向测试、价值观梳理,去认知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同样是探索,速度、节奏、心态会有不同。

    •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找到兴趣和天命。排除钱、时间等因素,最想做什么,梳理过往成就事件,找到一些共性,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 认知现实、遥望理想,将愿景描绘出来并固化,找到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2. 默练剑:通过持续行动,修炼技能

    • 划分能力矩阵,喜欢与擅长的优势区是核心技能,需要不断打磨;
    • 喜欢但是不擅长的,是潜能的部分,应该加强,培育发芽的小种子;
    • 不喜欢也不擅长的盲区,不要做,回避不了的,死磕到不扯后腿。
  3. 等风来:外化自己,扩大圈子,告诉别人自己准备好了,积极地站在风口处等待机会的来临,甚至主动出击。

  4. 滚雪球:依托一个平台和身份,斜杠身份的数量会不断地拓展,然后要具有把多重身份整合在一起打组合拳的能力。

第三,斜杠青年要注意的:

  1. 要围绕个人品牌,这样单个身份或者平台如果失去了势能,大家还会因为认可这个人而追随。
  2. 所有的积累都有价值,不一定马上兑换成显性的名利,但是这当中积累的经验、可迁移的能力都是弥足珍贵的,人走的每一步,都有价值。
  3. 要有多个维度的平衡:阶段性专注、身体保障、家人情感的支持、时常审视初心。

你适合成为自由职业者吗

成为自由职业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成为自由职业者,必须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有社会生存能力,还要有坚强的意志。

自由职业的自由,不是辞职的自由,而是选择的自由,这个选择背后,是能力的自由。

要想在自己的自由职业生涯中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有几项原则:

第一,要把握好“市场需要、我最擅长、能者不多”的定位原则,使自己或自己的产品具有市场性、竞争性和独特性;不要试图山寨别人,靠拷贝别人现买现卖是没有竞争力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能够被别人轻易拷贝,那也说明你并没有别人不能取代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为了防止自己知识和技能的老化,你必须具有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能力,而不是试图“一招鲜,吃遍天”。这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已经行不通了。学习能力已经演变成为新的生存能力。

第三,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要有维权意识,注意用法律和规则保护自己,以防“客大欺店”和遭小人暗算。

第四,尽早地为自己在医疗、意外和养老方面投入必要的保险资金,做到晴天也防连阴雨。

互联网时代的雇佣关系

里德·霍夫曼的《联盟》开章明义,给出了这样的观点。

在里德看来,用联盟的方式重建雇主和员工的关系非常必要。“商业世界需要有利于相互信任、相互投资、共同受益的新雇佣关系框架。理想的雇佣关系框架鼓励员工发展个人人脉、勇于开拓实干,而不是成为唯利是图的跳槽专业户。”

如何建立联盟,书中有几个最重要的观点:

  1. 相互坦诚
  2. 相互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和梦想,并一起努力。
  3. 制定互惠互利的任期计划,包含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并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据书中的意思,就好像足球俱乐部的模式一样,队员干满一个赛季就可以转会,也可以继续留在球队干)。
  4. 帮助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
  5. 鼓励和支持员工发展个人人脉,并保持与离职员工的相互关注和长久合作。

K.K.的1000付费用户理论

读凯文·凯利的《技术元素》,里面提到了1000人付费理论。主要的观点是,如果有1000人愿意给你一天自己的收入,那独立手艺人就可以依靠这个专门生产工作。

时间管理

《搞定1》
《小强升职记》

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人生设计师

《游牧东京》:作者米田智彦做的“生活实践项目” —— 不住在家里,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室里工作,而是仅依靠一个拉杆箱在东京游走,与他人共享大都市的所有功能。

如何提升基础能力

一、如何锻炼阅读能力

《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样读书就够了》
《拆出你的沟通力I》
《拆出你的沟通力II》

二、如何锻炼思考能力

豆瓣书单 from 萧秋水

  1.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
  2.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
  3. 《思考的技术》
  4. 《思考,快与慢》
  5. 《比知识还多》(最后一本比较难,可以先从作者的另外一本书《六顶思考帽》开始)

三、如何提升写作能力

刻意练习第一条就得确定你练习要达到的目标。

你写哪个方向?准备用怎样的类型写作?对标的高手是谁?你计划通过多少篇的练习达到何种水平的输出质量?达到怎样输出质量的文章你才对外分享?

想好写什么文章,可以先写,也可以看别人怎样写再模仿写,都可以。但无论如何一定要多看。

比方写影评,先想想自己怎样写,好选一个不同的点切入。然后带着构思去翻别人写的影评,看看别人的立意、切入点、选图、联系的案例,还有金句,包括整体的框架,对比后发现不足,然后就知道改进的方向。

看完你要能说出一篇文章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要能看出你和作者在阅读面、阅历面上的差距在哪里。这样的看才能帮助自己找到差距,进而通过有追赶目标的写作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质量。

多看还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看真正好的文字,看真正优秀写作者的文字。
第二,看不同类型的写作者的好文字,避免形成写作路径的依赖,广义的多看也包括看电影、听音乐,一切艺术都可以激发写作的灵感。

这也是多看的另外一个价值,帮助自己找到写作灵感,打开写作思路。

今天的问题

什么是写作?什么是有质量的写作?什么是长期保持有质量的写作?

要提升能力,只读书是不够的,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真正提升,比如阅读能力,如果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上不去,那么学习能力也谈不上很高。而思考和写作更是需要练习的事情,这些练习,其实可以结合工作一起进行,即: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目标来确定阅读范围,并注重实践。

除了读书训练以外,接受培训、包括系统的成人教育,比如MBA等也是有效的,现在在线课程和学习社群也很发达,系统地学习课程和参与课程也是吸收知识的好途径。

四、如何提升专业能力

构建专业知识地图(知识树)。

《全新思维》一书里讲过,未来最重要的六种技能是:

  • 设计感:每个人都必须培养一种艺术感,好的设计可以改变世界,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像艺术家一样工作。

  • 故事感:会讲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表达自己、与人沟通,故事性会越来越成为商品和服务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一件法宝。如果你对故事感的理解还不够,可以去了解一下戚泽明的故事,他从故事里看到商机,自称“首席故事官”。

  • 交响能力:可以理解为整合事物的能力、跨界能力,善于找出看上去毫不相干的领域之间的联系,善于组合别人所不在意的要素,实现创新。

  • 共情能力:可以理解为同理心,能够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 娱乐感:简单说来就是会玩,人需要具备适当的幽默感(可千万别误解为会说黄段子!),不仅会玩,更要玩出水平。

  • 探寻意义:能够寻找生存的意义,认真对待精神追求,寻找真正的幸福。

简单的来说,就是:

要有品位、懂艺术、要会讲故事,能跨界,有同理心,会玩出花样来,而且要有追求,会探寻事物的意义。

暂无数据